October 14, 2010
October 7, 2010
程菲
程菲出生年代
程菲的父亲程立高是个月薪500元的车间调度工人,母亲徐春香是黄石轮胎厂一名普通 工人。他们居住在只有三四十平方米的筒子楼内,生活清贫。1988年,程菲出生在湖北省黄石市。程菲出生后不久就因营养严重不良,时常生病住院,令程立高夫妇操心不已。 因程立高年少时学过7年武术,所以在孩子很小时,他就有意给女儿进行运动启蒙。当程菲学会走路后,程立高经常带女儿跳台阶,跳上跳下,跳得好时,就找来一块圆形的牌子,模拟电视镜头给女儿颁奖。程立高回忆说,女儿小时候特别热衷于“获奖”。 程菲好不容易长到2岁时,仍然面黄肌瘦,身材也比同龄的孩子矮一大截。程立高不得不为女儿的身体担扰了。当程菲3岁多时,程立高决定送她去学一种运动项目。程立高夫妻身材都不高,当时看到“小个子”邓亚萍称雄乒坛,他决定送女儿去学乒乓球。在黄石业余体校,柯进教练推荐小程菲到姚菊英教练那儿学体操。就这样,程菲走上了体操之路。 听说女儿有体操天赋,程立高心里不由乐开了花。耳濡目染,程立高对体操知识的了解渐渐多了起来,竟然能对程菲的动作指点一二。买不起体操器械,他就因陋就简,在家中的屋梁上吊上杠子,一根杠子代表单杠;两根杠子,就是双杠;用粉笔在地上画上两条线,就成了程菲的平衡木。甚至连家中锅盖也成了小程菲连平衡的器械。运动生涯开端
要练好体操,首先得克服一些形体上的不足。程菲走路带有遗传的“外八字”。进馆第一天,教练就说:“进了训练馆后,就要用脚尖踮着走路,这样就不会走八字步。”小程菲听后,乖乖将脚尖踮起来。 可“八字脚”不是一下子能矫正的。有一天晚上,程立高拿来几尺长的白布,说要把孩子的腿从膝盖以下全部捆起来,捆几个月,就能纠正八字步了。对此,妻子很担心。但程立高说,就算不练体操,为了女儿将来的形体美观,也得纠正。 第二天,才4岁的小程菲哭闹着不肯再绑了。为了让孩子能坚持下来,夫妻俩陪着女儿也把自己的腿用白布捆了起来。这样坚持捆了几个月,程菲的“外八字”终于纠正了。 练了一年后,由于觉得实在太辛苦,有一天,程菲突然对母亲徐春香说:“妈,你只要不让我练体操了,我一定好好用功读书。”尽管心疼,但父亲为女儿认准了这条路,训练也就坚持了下来。 程立高对女儿的严厉在当年的黄石体校是有名的。有时小程菲不想练了,程立高便会在一旁大声训斥,甚至毫不留情地敲女儿一“爆栗”。 有时小程菲与父亲赌气,不肯再练。这时,父亲“敲打”得更厉害了。眼看拗不过父亲,小程菲的倔劲就上来了,就流着眼泪继续做。可等当天的全部项目练习完后,她又像没事一样了。 程菲现在打电话回来,经常跟妈妈说:“幸好爸爸当时要求严,不然没有今天。”终于进入武汉体院
程菲7岁时,进了武汉体院。最开始她是自费的,每个月的学费、生活费等加起来,要 1000元。可当时程立高夫妻俩工资加起来仅1000元。为了挣点生活费,夫妻俩买了一台编织机,每天下班后编织手套卖,一双手套赚2角钱。 有一天,赵汉华教练发现程菲训练时闷闷不乐。一问之下,才得知她家里还没有送来生活费。赵教练十分痛心:“这么好的苗子,又这样勤奋,不能让她因这些事受影响。”他便和另一名男教练商量,每人从工资中拿出三分之一,接济程菲。 看到大家都在关心自己,小程菲练习更加刻苦。一年后,程菲代表体院参赛屡屡获奖。每次比赛她年龄最小,可动作最漂亮、规格最高。 程菲的成绩有目共睹,赵汉华教练就向体院打报告,说程菲是“体院多年来最难得一遇的好苗子,请求给她正式体院生的待遇”。体院批准了这个报告,于是年仅8岁的程菲成了武汉体院年龄最小的“中专生”,不仅不用交学费,还有生活费。赵教练告诉记者:“多年来,武汉体院这个特殊待遇,仅程菲一例。”曾经对跳马有所犹豫
在国家队的最初两年,程菲年纪小、技术相对较弱,不太引人注目。2004年,另一位队员因伤病无法参加奥运会,程菲获得了宝贵机会,代表中国队出征雅典奥运会。此前她没有任何世界大赛经验,在中国队遭遇滑铁卢时,在自由体操的比赛中,程菲获得了第四名。 雅典奥运会之后,程菲的教练决定让她重点训练跳马。一开始程菲还有些担心,有一回对父亲说:“我的强项是自由体操,可现在教练让我转向跳马。”当时跳马是中国的传统弱项,此前中国还没有女子跳马世界冠军。程立高告诉女儿:“你听教练的话决没有错。自由体操女子选手较多,竞争自然激烈。可跳马女子选手较少,你腿部力量强,跳马练好了,更容易成功。” 2005年墨尔本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程菲一鸣惊人,不仅夺得中国首个女子跳马世界冠军,刷新了中国女子跳马项目的历史,她的新动作还被国际体坛命名为“程菲跳”。特殊的训练——曾经在铁锅盖上训练转体
而一旦决定练体操这条道路,程菲就选择了一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人生,因为她自己知道,在体操上出人头地,是这个清贫家庭的唯一出路。尽管条件并不富裕,但是程爸爸尽可能的给程菲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他练过武术,凭自己那点底子,他就在家里给程菲加练。买不起体操器械,程爸爸就地取材在自家屋梁上悬吊杠子,吊一根做单杠,吊两根做双杠,吊得一上一下就成了高低杠。家里那口大铁锅倒过来,让程菲站在上面,他不停地转动铁锅,训练女儿的转体。而从体校到家里的那段铁轨,则成了每天必练的平衡木。 而程菲也就凭借着这种小时候就有的坚定信念,从黄石体校到了湖北省队,再被调入到国家队,如今更是站在了世锦赛和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在很多教练看来,程菲并没有突出的身体优势,有的只是比别人更多的坚毅和刻苦。“程菲跳”一战成名
四年前,程菲在雅典奥运会初出茅庐,虽然在自由操比赛中因为失误而与奖牌擦肩而过,但已显露出较强的实力。 随后,腿部力量出色的程菲把训练重点放在跳马项目上。 跳马是中国女队的弱项,很多队员都不太愿意练,程菲却练得很苦,还加大了训练量,其他队员都走了,空旷的训练场里只有程菲一个人无数次重复着助跑、起跳、空翻、落地等动作。练就了日后夺得世锦赛、世界杯双料冠军的“程菲跳”。 一年后,程菲在墨尔本世锦赛上以“程菲跳”一战成名,一举拿到了中国体操历史上首枚女子跳马金牌,她自己也顺利成为世界冠军。2006年丹麦阿胡斯世锦赛上,程菲又独揽三枚金牌,开始成长为国家队“一姐”。苦练换来奥运冠军
程菲明白,世锦赛冠军始终抵不上奥运冠军,要想证明自己,只有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冠一条路。 而要想夺冠,只有更加刻苦训练。在体育总局的训练馆中,每天最晚离开的永远是程菲。 去年开始,由于身体发育等原因,程菲不得不与日益增长的个头和体重斗争,为了控制体重,程菲在一天的艰苦训练后还得像举重运动员那样节食。 前年年底,程菲家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喜迁新居,但一直渴望有自己单独房间的程菲却 没时间抽空回新家看看。直到去年五月底奥运圣火在武汉传递,程菲才抽空回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她又出现在国家体育总局的训练场上。 奥运会前夕,程菲父母本打算来北京观看女儿比赛,但考虑到可能对程菲造成压力后,两人最终决定留在家中看电视直播。“程菲终于拿到了奥运冠军,我们和她一样高兴,等她后面的单项比赛结束,我们一定过来接她凯旋!”程菲母亲激动的说。主要成绩
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跳马季军、平衡木季军; 2008体操世界杯天津站程菲一人独揽跳马、自由体操、平衡木三项冠军; 2008全国体操冠军赛女子跳马冠军、自由操季军; 2008体操世界杯德国斯图加特站-程菲独揽跳马、自由体操、平衡木三项冠军; 2008体操世界杯总决赛跳马冠军、自由操冠军; 2009年全国体操锦标赛跳马冠军、自由操冠军; 2009年第二十五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 2009年第二十五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跳马亚军。 程菲跳是第二个以中国女运动员命名的跳马动作,即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程菲是在国际大赛中使用并完成该动作的第一人。 程菲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完成该动作后,国际体操联合会将其命名为程菲跳。 马燕红、樊迪、罗莉、莫慧兰……,中国体操队的冠军墙上记录着这些永远闪光的名字,但在女子项目上以世锦赛冠军身份两登荣誉榜的在本届比赛之前还没有,不过北京时间2006年10月21日,这一历史被湖北姑娘程菲改写!如同一年前在墨尔本,打破中国女子跳马世界零金的记录一样,程菲再次成为了书写中国女子体操历史的第一人! 2006年的阿胡斯,程菲终于在女子跳马比赛中成功卫冕,成为第一位中国女子体操世界大赛中卫冕,与此同时她还夺得了女子自由体操和女子团体的冠军,在一届世界锦标赛中同时夺得三枚金牌,这也是足以她感到骄傲的。 程菲第一次走人大家的视野还是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在当时公布的大名单里面,之前并不引人注意的她入选。在范晔、张楠等被冠军光环笼罩的明星选手的映衬下,当时个子小小的程菲实在是太不起眼了,无论是成绩还是长相。可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 其实,当时程菲来到国家队的时间并不算短,据她的教练刘群琳介绍,程菲刚到国家的队的时候基础并不好,但是她有很好的身体条件。于是几年来,教练们一直默默地着重培养,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直到2003年的时候才有意识地让她参加一些比赛,结果真的一鸣惊人。 在2004年的苏州全国锦标赛上,在女子四个单项的比赛中,程菲战胜了各位师姐夺得自由体操和平衡木两块金牌。而没有人知道就在这次比赛的两个月前,她的膝盖刚刚受过伤。 2004年雅典奥运落败之后,程菲在冬训中苦练了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这个起评分为10分的动作。在2005年的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体操锦标赛当中,程菲在预赛中就完美地展现了这个动作,使得“程菲跳”诞生。这个动作从此开启了程菲在这个项目的垄断地位。2006年的丹麦,她再次的夺得跳马的冠军,并且还在自由操比赛中夺冠。 现在,她已经可以算是中国体操女队中最具综合实力的运动员了,更是女子体操的领军人物,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她获得1金2铜的优异成绩。 在她最擅长的跳马比赛中,她第一跳尤尔琴科900发挥出色,得到全场最高分。但第二跳程菲跳出现跪地的重大失误,最终憾失金牌,只收获一枚铜牌。 在随后进行的自由操比赛中,因为心情受到影响,预赛第一的她再次出现坐地失误,最终只名列第七。现场的大屏幕上打出了她哭泣的镜头,全场观众报以了热烈的掌声。正是这一幕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但在两天后的平衡木决赛中,在这个她并不擅长的项目上,她发挥稳定,虽然有几次小晃,却没有出现落木的重大失误。凭借着稳定的发挥,她获得了一枚宝贵的、意义非凡的铜牌。因为这标志着,她从失败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又是那个女队的一姐。她说过,坚持四年很难,但她的教练陆善真相信她可以走到伦敦。让我们祝福她,在以后的体操生涯中取得更多的成就!招牌动作“程菲跳”
程菲跳马“独门绝技”,全名是“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程菲拥有绝对的“知识产权”。已经经国际体联批准,命名为程菲跳。作为现时中国体操队的领军人物程菲,其“绝技”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更是史无前例的动作,在墨尔本举行的第38届世界锦标赛做出该动作后,国际体操协会便将其命名为“程菲跳”。 “程菲跳”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在那届比赛出现了两个划时代的跳马高难动作,一个是罗马尼亚运动员Amanar发明的Yurchenko 900(巧合的是,这正是程菲的第一跳),另一个是一代体操女皇Khorkina首创的Khorkina II.Khorkina II实质上是团身的“程菲跳”,这是Yurchenko 180这种类型的动作第一次出现复杂的转体,从而为“程菲跳”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最后,再谈谈关于“程菲跳”的一个小插曲。墨尔本世锦赛之后,程菲获得了“程菲跳”的命名,但到2006年新规则公布之后,程菲成为FIG一贯官僚作风的又一个牺牲品,她的名字从难度表上消失了。好在程菲在2006年以“程菲跳”卫冕跳马金牌成功后(程菲也成为中国女子体操队第一个卫冕成功的世界冠军),FIG再也不能无视自己的错误。2006年底,FIG公布了难度表的修订,程菲的名字再次写入难度表,只是希望这一次,FIG不再犯那些可恶和无聊的错误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程菲率领女队夺得团体金牌,这是中国女子体操在奥运史上的第一枚团体金牌。江钰源传奇。中国体操公主
江钰源两三岁的时候,就显现出与其他小孩不一样的好动,她不喜欢安静地坐着看书画画,而是喜欢上树上房,最喜欢的就是爬梯子。正好昔日“体操王子”李宁的表哥和江家是邻居,因为看江钰源每天上上下下十分好动,就建议江钰源的父亲江涛送女儿去练体操。
接触体操
不到4岁的时候就被爸爸江涛送到杨国秀的业余体操训练班。初次见到江钰源的启蒙杨国秀,就被她外向活泼的性格吸引住了。认定这是一个好苗子的杨国秀,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江钰源身上。1997年,杨国秀推荐江钰源进入广西自治区体校,但一个月的集训后,体工队的教练觉得她身体素质还不行,于是把她退了回去。这个消息对于父亲江涛、母亲欧凤珍夫妇来说绝对是个巨大打击。直到1999年,取得2002年省运会举办权的浙江温州市到全国各地选拔运动员,才相中了江钰源,把她招进了浙江队,这一年江钰源才8岁,而平衡木项目的难度已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为钱而战
因为江钰源家庭经济条件非常拮据:父亲江涛是柳州市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母亲欧凤珍没有固定收入,全家就靠江涛开出租车的收入维持生计。所以在国家队集训,其他队员的平时训练津贴和比赛奖金一般都是由教练保管,若偷懒,就要受到批评或体罚;而江钰源平时训练爱耍些小聪明,偷些小懒。要想让她好好练,不用批评,也不用体罚,只要教练说你不好好训练就扣你奖金,她就老实了
源源的秘密
零食是个禁忌
吃零食似乎是孩子的专利,但对于需要做出高难度空翻动作的江钰源来说,零食可不是想吃就能吃的。 江钰源的母亲欧凤珍发现本就很“苗条”的女儿又瘦了,说:“之前听说为了准备奥运会源源又瘦了两斤,因为人太重了,空翻都会翻不起来,这两天她水可以喝,但东西肯定吃的不多。”她回忆道,不光是大赛前,就连平时吃零食都是体操队的“大禁忌”。“国家队里平时都不让买零食吃,但女儿就这么一个,“源源要,我们就买点吃的偷偷放在包袱里寄给她。”没玩具缺花衣
十岁的女孩,最喜欢各种漂亮的衣服和毛 绒玩具,但这些东西对十岁的源源来说都是奢望。 7岁到浙江,12岁进国家队,源源在杭州生活了五年多的时间。这五年,同龄的女孩都还在父母怀里撒娇,买各式的毛绒玩具,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但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拮据,源源每周只有10块钱零花钱,还得为衣服发愁。 “在杭州,那个年纪的小女孩哪个不是要什么有什么,但源源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别说大堆的玩具、零食了,那时候源源的训练服基本都是教练给的。不过,她也不挑,拿什么给她都穿,如果有玩具那也是别人送的,她可不舍得买。”浙江体操中心主任助理汪瀛士说。 2004年去国家队之前,妈妈欧凤珍专程到杭州看她,想给她添点衣服,“当时我和她到环北市场想买两条裤子,但她坚持只买一条,还跟我说,‘妈妈如果给我买了你就没钱买车票回家了’。”欧凤珍回忆说,“那时候我们夫妻俩都在打零工,家里根本没多少积蓄,别看源源年纪小,她都懂。”16岁丫头9年工龄
江钰源16岁的时候,该是读高中的年纪了,但当同龄的孩子们还在向父母伸手要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已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小大人了,而且因为家里不宽裕,她还挑起了经济重担。 “她现在是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操队运动员,”汪瀛士说。“运动员”是源源的职业,而这份“工作”源源已经干了足足九年,领了九年的工资,工龄也有九年了。别看小丫头个头不高,她早已成为一个职场老手。 “江钰源的工资、补贴、奖金等都由教练暂时代为保管,”汪瀛士介绍说,随着源源进入国家队,并在国际大赛上屡创佳绩,源源的收入也在涨,“今年开始,源源每个月都让教练帮忙寄1000块钱回家。”要知道,江钰源父母前几年到处打零工,不过赚了300块钱一个月,源源已经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 “我们家现在住的房子才60多个平方,源源去年就说,‘妈妈,等我拿了奥运金牌给你换套大房子。’”欧凤珍呵呵地笑着说,“没想到,源源今天真的拿了奥运金牌,其实房子换不换并不重要,孩子有这个心我已经很开心了。”
还记得源源在体操训练的那段日子, 我去看他, 他跟我说训练很辛苦,很想不练了,哭得满脸的是眼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告诉他, 者的这么辛苦, 就跟妈回家去讨饭吃吧, 源源很懂事,把眼泪擦干,所他会坚持训练, 叫我在家等他把奥运奖牌的拿回家
数学考试
源源爸爸江涛回忆源源小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源源只考了5分时至今仍然一脸无奈,“没办法那时候她还 小,也不好跟她计较,一天到晚只知道玩October 1, 2010
西方和东方人如何教育孩子
儿子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还给我找了个洋媳妇苏珊。如今,小孙子托比已经3岁了。今年夏天,儿子为我申请了探亲签证。在美国待了三个月,洋媳妇苏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这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
不吃饭就饿着
每天早上,托比醒来后,苏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托比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片。吃饱后,他回自己的房间,在衣柜里找衣服、鞋 子,再自己穿上。毕竟托比只有3岁,还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有一次托比又把裤子穿反了,我赶紧上前想帮他换,却被苏珊制止了。她说, 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那一整天,托比反穿着裤子跑来跑去,苏姗像没看见一样。
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多大会就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对苏珊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 岁。苏姗笑着说: “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孙女五六岁时不会用筷子,上小学时不会系鞋带。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个周末都要带回家一大堆脏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闹情绪,不肯吃饭。苏珊说了他几句,愤怒地小托比一把将盘子推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苏姗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 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Yes!”我在心里暗笑,这母子俩,还都挺倔!
下午,苏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国菜。我心领神会,托比告别爱吃中国菜,一定是苏珊觉得托比中午没好好吃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
那天晚上我施展厨艺,做了托比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油闷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托比最喜欢吃那种凉面,小小的人可以吃满满一大盘。
开始吃晚饭了,托比欢天喜地地爬上凳子。苏珊却走过来,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说:“我们已经约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的。”托比看着面容严肃的妈妈,“哇” 地一声在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饿,我要吃饭。”“不行,说过的话要算数。”苏珊毫不心软。
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说点好话,却见儿子对我使眼色。想起我刚到美国时,儿子就跟我说,在美国,父母教育孩子时,别人千万不要插手,即使是长辈也不例外。无奈,我只好保持沉默。
那顿饭,从始至终,可怜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车里,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三个大人狼吞虎咽。我这才明白苏珊让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发脾 气扔饭碗时,一定会想起自己饿着肚子看爸爸妈妈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经历。饿着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况且还是面对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临睡前,我和苏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托比小心翼翼地问: “妈妈,我很饿,现在我能吃中国面吗?”苏珊微笑着摇摇头,坚决地说:“不!”托比叹了口气,又问:“那等我睡完觉睁开眼睛时,可以吃吗?”“当然可以。”苏珊温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况下,托比吃饭都很积极,他不想因为“罢吃”而错过食物,再受饿肚子的苦。每当看到托比埋头大口大口地吃饭,嘴上脸上粘的都是食物时,我就想起外 孙女。她像托比这么大时,为了哄她吃饭,几个大人端着饭碗跟在她屁股后面跑,她还不买账,还要谈条件:吃完这碗买一个玩具,再吃一碗买一个玩具……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这身
有一天,我们带托比去公园玩。很快,托比就和两个女孩儿玩起了厨房游戏。塑料小锅、小铲子、小盘子、小碗摆了一地。忽然,淘气的托比拿起小锅,使劲在一个 女孩儿头上敲了一下,女孩儿愣了一下,放声大哭。另一个女孩儿年纪更小一些,见些情形,也被吓得大哭起来。大概托比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站在一旁, 愣住了。
苏珊走上前,开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她一声不吭,拿起小锅,使劲敲到托比的头上,托比没防备,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来。苏珊问托比:“疼吗?下次还这样吗?” 托比一边哭,一边拼命摇头。我相信他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做了。
托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辆浅蓝色的小自行车,托比非常喜欢,当成宝贝,不许别人碰。邻居小姑娘露西是托比的好朋友,央求托比好几次,要骑他的小车,托比都没答应。
一次,几个孩子一起玩时,露西趁托比不注意,偷偷骑上小车,扬长而去。托比发现后,气愤地跑来向苏珊告状。苏珊正和几个孩子的母亲一起聊天喝咖啡,便微笑着说:“你们的事情自己解决,妈妈可管不了。”托比无奈地走了。
过了一小会儿,露西骑着小车回来了。托比看到露西,一把将她推倒在地,抢过了小车。露西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苏珊抱起露西,安抚了她一会儿。很快,露西就和别的小朋友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
托比自己骑了会车,觉得有些无聊,看到那几个孩子玩得那么高兴,他想加入,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蹭到苏珊身边,嘟囔道:“妈妈,我想跟露西他们一起 玩。”苏珊不动声色地说:“那你自己去找他们啦!”“妈妈,你陪我一起去。” 托比恳求道。“那可不行,刚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现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自己去解决问题。”
托比骑着小车慢慢靠近露西,快到她身边时,又掉头回来。来回好几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托比和露西又笑逐颜开,闹成了一团。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苏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听说我来了,两人开车来探望我们。家里来了客人,托比很兴奋,跑上跑下地乱窜。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装满了水,提着小桶在屋里 四处转悠。苏珊警告了她好几次,不要把水洒到地板上,托比置若罔闻。最后,托比还是把水桶弄倒了,水洒了一地。兴奋的小托比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还得意地 光着脚丫踩水玩,把裤子全弄湿了。我连忙找出拖把准备拖地。苏珊从我手中抢过拖把交给托比,对他说:“把地拖干,把湿衣服脱下来,自己洗干净。”托比不愿 意,又哭又闹。苏珊二话不说,直接把他拉到贮藏室,关了禁闭。听到托比在里面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喊,我心疼坏了,想进去把他抱出来。托比的外婆却拦住我, 说: “这是苏珊的事。”
过了一会儿,托比不哭了,他在贮藏室里大声喊:“妈妈,我错了。”苏珊站在门外,问:“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我知道。”苏珊打开门,托比从贮藏室走出来,脸上还挂着两行泪珠。他拿起有他两个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干净。然后,他脱下裤子,拎在手上,光着屁 股走进洗手间,稀里哗啦地洗起衣服来。
托比的外公外婆看着表情惊异的我,意味深长地笑了。这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在很多中国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时,常常会引起“世界大战”,往往是外婆外公护,爷爷奶奶拦,夫妻吵架,鸡飞狗跳。
后来,我和托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时,提到这件事,托比的外公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虽然 小,却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会很聪明地钻空子。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 的问题。而且,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无论是父辈与祖辈在教育孩子的问 题上发生分歧,还是夫妻两人的教育观念有差异,都不能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
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里住了一周,准备回加利福尼亚了。临走前两天,托比的外公郑重地问女儿:“托比想要一辆玩具挖掘机,我可以买给他吗?”苏珊想了想,说:“你们这次来,已经送给他一双旱冰鞋作为礼物了,到圣诞节时,再买玩具挖掘机当礼物送给他吧!”
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么告诉小家伙的,后来我带托比去超市,他指着玩具挖掘机说:“外公说,圣诞节时,给我买这个当礼物。”语气里满是欣喜和期待。
虽然苏珊对托比如此严格,托比去却对妈妈爱得不得了。他在外面玩时,会采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认为漂亮的叶子,郑重其事地送给妈妈;别人送给他礼物,他会叫妈妈和他一起拆开;有什么好吃的,也总要留一半给妈妈。
想到很多中国孩子对父母的漠视与冷淡,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妇。在我看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美国妈妈有很多值得中国妈妈学习的地方。
不吃饭就饿着
每天早上,托比醒来后,苏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托比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片。吃饱后,他回自己的房间,在衣柜里找衣服、鞋 子,再自己穿上。毕竟托比只有3岁,还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有一次托比又把裤子穿反了,我赶紧上前想帮他换,却被苏珊制止了。她说, 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那一整天,托比反穿着裤子跑来跑去,苏姗像没看见一样。
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多大会就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对苏珊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 岁。苏姗笑着说: “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孙女五六岁时不会用筷子,上小学时不会系鞋带。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个周末都要带回家一大堆脏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闹情绪,不肯吃饭。苏珊说了他几句,愤怒地小托比一把将盘子推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苏姗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 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Yes!”我在心里暗笑,这母子俩,还都挺倔!
下午,苏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国菜。我心领神会,托比告别爱吃中国菜,一定是苏珊觉得托比中午没好好吃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
那天晚上我施展厨艺,做了托比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油闷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托比最喜欢吃那种凉面,小小的人可以吃满满一大盘。
开始吃晚饭了,托比欢天喜地地爬上凳子。苏珊却走过来,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说:“我们已经约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的。”托比看着面容严肃的妈妈,“哇” 地一声在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饿,我要吃饭。”“不行,说过的话要算数。”苏珊毫不心软。
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说点好话,却见儿子对我使眼色。想起我刚到美国时,儿子就跟我说,在美国,父母教育孩子时,别人千万不要插手,即使是长辈也不例外。无奈,我只好保持沉默。
那顿饭,从始至终,可怜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车里,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三个大人狼吞虎咽。我这才明白苏珊让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发脾 气扔饭碗时,一定会想起自己饿着肚子看爸爸妈妈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经历。饿着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况且还是面对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临睡前,我和苏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托比小心翼翼地问: “妈妈,我很饿,现在我能吃中国面吗?”苏珊微笑着摇摇头,坚决地说:“不!”托比叹了口气,又问:“那等我睡完觉睁开眼睛时,可以吃吗?”“当然可以。”苏珊温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况下,托比吃饭都很积极,他不想因为“罢吃”而错过食物,再受饿肚子的苦。每当看到托比埋头大口大口地吃饭,嘴上脸上粘的都是食物时,我就想起外 孙女。她像托比这么大时,为了哄她吃饭,几个大人端着饭碗跟在她屁股后面跑,她还不买账,还要谈条件:吃完这碗买一个玩具,再吃一碗买一个玩具……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这身
有一天,我们带托比去公园玩。很快,托比就和两个女孩儿玩起了厨房游戏。塑料小锅、小铲子、小盘子、小碗摆了一地。忽然,淘气的托比拿起小锅,使劲在一个 女孩儿头上敲了一下,女孩儿愣了一下,放声大哭。另一个女孩儿年纪更小一些,见些情形,也被吓得大哭起来。大概托比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站在一旁, 愣住了。
苏珊走上前,开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她一声不吭,拿起小锅,使劲敲到托比的头上,托比没防备,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来。苏珊问托比:“疼吗?下次还这样吗?” 托比一边哭,一边拼命摇头。我相信他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做了。
托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辆浅蓝色的小自行车,托比非常喜欢,当成宝贝,不许别人碰。邻居小姑娘露西是托比的好朋友,央求托比好几次,要骑他的小车,托比都没答应。
一次,几个孩子一起玩时,露西趁托比不注意,偷偷骑上小车,扬长而去。托比发现后,气愤地跑来向苏珊告状。苏珊正和几个孩子的母亲一起聊天喝咖啡,便微笑着说:“你们的事情自己解决,妈妈可管不了。”托比无奈地走了。
过了一小会儿,露西骑着小车回来了。托比看到露西,一把将她推倒在地,抢过了小车。露西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苏珊抱起露西,安抚了她一会儿。很快,露西就和别的小朋友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
托比自己骑了会车,觉得有些无聊,看到那几个孩子玩得那么高兴,他想加入,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蹭到苏珊身边,嘟囔道:“妈妈,我想跟露西他们一起 玩。”苏珊不动声色地说:“那你自己去找他们啦!”“妈妈,你陪我一起去。” 托比恳求道。“那可不行,刚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现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自己去解决问题。”
托比骑着小车慢慢靠近露西,快到她身边时,又掉头回来。来回好几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托比和露西又笑逐颜开,闹成了一团。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苏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听说我来了,两人开车来探望我们。家里来了客人,托比很兴奋,跑上跑下地乱窜。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装满了水,提着小桶在屋里 四处转悠。苏珊警告了她好几次,不要把水洒到地板上,托比置若罔闻。最后,托比还是把水桶弄倒了,水洒了一地。兴奋的小托比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还得意地 光着脚丫踩水玩,把裤子全弄湿了。我连忙找出拖把准备拖地。苏珊从我手中抢过拖把交给托比,对他说:“把地拖干,把湿衣服脱下来,自己洗干净。”托比不愿 意,又哭又闹。苏珊二话不说,直接把他拉到贮藏室,关了禁闭。听到托比在里面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喊,我心疼坏了,想进去把他抱出来。托比的外婆却拦住我, 说: “这是苏珊的事。”
过了一会儿,托比不哭了,他在贮藏室里大声喊:“妈妈,我错了。”苏珊站在门外,问:“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我知道。”苏珊打开门,托比从贮藏室走出来,脸上还挂着两行泪珠。他拿起有他两个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干净。然后,他脱下裤子,拎在手上,光着屁 股走进洗手间,稀里哗啦地洗起衣服来。
托比的外公外婆看着表情惊异的我,意味深长地笑了。这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在很多中国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时,常常会引起“世界大战”,往往是外婆外公护,爷爷奶奶拦,夫妻吵架,鸡飞狗跳。
后来,我和托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时,提到这件事,托比的外公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虽然 小,却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会很聪明地钻空子。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 的问题。而且,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无论是父辈与祖辈在教育孩子的问 题上发生分歧,还是夫妻两人的教育观念有差异,都不能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
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里住了一周,准备回加利福尼亚了。临走前两天,托比的外公郑重地问女儿:“托比想要一辆玩具挖掘机,我可以买给他吗?”苏珊想了想,说:“你们这次来,已经送给他一双旱冰鞋作为礼物了,到圣诞节时,再买玩具挖掘机当礼物送给他吧!”
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么告诉小家伙的,后来我带托比去超市,他指着玩具挖掘机说:“外公说,圣诞节时,给我买这个当礼物。”语气里满是欣喜和期待。
虽然苏珊对托比如此严格,托比去却对妈妈爱得不得了。他在外面玩时,会采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认为漂亮的叶子,郑重其事地送给妈妈;别人送给他礼物,他会叫妈妈和他一起拆开;有什么好吃的,也总要留一半给妈妈。
想到很多中国孩子对父母的漠视与冷淡,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妇。在我看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美国妈妈有很多值得中国妈妈学习的地方。
Subscribe to:
Posts (Atom)